灌西紀委崗位風險廉潔排查讓池塘發包效益“更上一層樓”
發布時間:2018-03-22
閱讀量:
開年以來,灌西紀委按照集團公司紀委的部署安排,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崗位風險廉潔排查工作,尤其是在池塘發包過程中,對涉及收費、發包等責任人和重要崗位加大廉潔風險排查力度,發揮風險排查機制效能,讓池塘發包工作更加公開透明,有效提高了池塘發包效率,提升了地畝效益,為公司經營實現首季“開門紅”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建立崗位風險“三位一體”清單。依據集團公司的《廉潔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實施方案》,排查養殖服務相關崗位廉潔風險點,著力構建池塘發包工作風險排查、風險防控、風險處置“三位一體”的崗位風險防控責任清單,“照單抓藥”。在排查中,重點圍繞崗位、職責、制度、思想四個方面,開展“管理崗位自查、收費人員職責清查、發包制度補缺”等風險排查,形成以崗位為點、以職責為線、以制度為面,環環相扣的收費廉潔風險防控機制,杜絕了發包過程中的不廉潔行為發生,切實提高了養殖服務人員的廉潔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。
建立“3+1+1”發包過程動態監控機制。在發包過程中,完善池塘發包方案,制訂效能監察方案,建立財務部、資產經營部、養殖服務公司三個責任單位、聘請一名職工監督員和紀委效能監察的“3+1+1”聯合工作機制,全程對池塘發包工作進行組織風險防控。同時在發包收費過程中,工作人員按照風險排查清單,“一人一單”明確職責,時刻提醒,加強自我風險防控意識。同時堅持紀委監察工作與池塘發包工作同步進行,實行全程監察。
風險責任清單彰顯監察效能。通過對養殖公司崗位風險的排查,讓收費工作實現了“陽光操作”,員工的自我預警意識得到了較大的提高,明確崗位職責、正確履行好工作職責,管理制度也得到了很好的執行,池塘發包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。海水發包地畝均價由去年的400余元,提高到今年的500余元,增幅達25%;淡水地畝均價由去年的800余元,提高到今年的850余元,提高了近7%;整體收入由去年的2350萬元將上升到2550萬元左右,整體效益提高了200余萬元,增幅達9%。
隨著風險防控工作的深入推進,相信該公司的風險防控全面開展后,全年的經營效益必將大幅增加,崗位廉潔風險 防控工作機制也將發揮更大、更深的效能作用。(楊祖松)
主站蜘蛛池模板:
巴林左旗|
洛阳市|
道真|
海南省|
乐昌市|
江达县|
南江县|
利津县|
扎兰屯市|
丹凤县|
乌拉特后旗|
高唐县|
彭阳县|
凤阳县|
宜阳县|
白山市|
庆安县|
汝州市|
平潭县|
安溪县|
天祝|
巫溪县|
缙云县|
盐山县|
尉犁县|
登封市|
隆昌县|
河津市|
昭通市|
武乡县|
新安县|
镇坪县|
宝清县|
鹰潭市|
湘潭县|
宣威市|
白银市|
广平县|
卓尼县|
蕲春县|
琼结县|